第二百零八章 浑河军校-《回到明末搞基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就在哈喇哈等人正垂头丧气的时候,突然,旁边山林中一个个小黑块飞出来,像是石头一样。

    正好落在他们马脚下,还在冒着烟,滋滋作响。

    “明军!有埋伏!”

    哈喇哈大吼一声。

    十几名女真人也不肯坐以待毙,纷纷拿起武器,准备拼命。

    轰轰轰!

    一阵爆响突然响起。

    是刚才那些石头一样,还冒着烟的东西……

    手榴弹!

    手榴弹一波爆炸,十几名女真人报销大半。

    乒乒乓乓!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阵乱枪声响起。

    仅剩的几名女真人纷纷中枪坠马。

    战斗结束。

    两个小旗的征讨军战士端着枪出来,一副警惕的样子,丝毫不敢大意,上前检查。

    看到怀疑没死的,就开枪补杀。

    把十几个女真人都补刀之后,这才开始打扫战场,收拾战利品。

    一个小时后,已经汇合的棚子分队,在遭到轻微抵抗之后,进入到哈喇哈的村子里。

    成群的牛马,还有金银财帛,全都成了他们的战利品。

    类似这样的事情,不断在辽东各地上演着。

    几路征讨军,都在快速推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各路都打得不错!”

    赵诚在同一天,先后接到拿下铁岭和拿下辽阳的战报。

    然后,赵诚下的第一道命令,就是再扩军两万。

    泱泱大国,在崇祯年间,明清,再加上蒙古,人口差不多两亿。

    但是,打仗却是打不出大国的气势来。

    满清女真八旗,总共才几万人而已。

    至于蒙古八旗和汉八旗,满清对他们一直都是有所忌惮的,不肯大量扩招。

    一直到入关的时候,蒙古八旗只有两万人,汉八旗不到三万人,另外还有三顺王等……

    总数也没多少。

    明军全国兵力号称百万,但只是号称而已。

    其中大半是空饷。

    真正打仗的时候,在面对面对战的兵力,往往比清军的兵力还要少。

    这并不仅仅是生产力低下,养不了太多脱产士兵的缘故。

    还因为官府动员能力差,贪污腐败,朝廷腐朽……各方面原因太多了。

    相对来说,二战时期的苏俄,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兵一千多万。而整个二战期间,他们动员起来的兵力足足有三四千万之多。

    即便考虑明末生产力低下的因素在内,赵诚觉得,大明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也应该能爆出几百万军队来才算正常。

    这正是赵诚准备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在统一大明的过程中,他至少要组建几百万军队。

    征讨军不但要强,数量还要多,要让敌人绝望!

    一支庞大而战无不胜的军队,才是征服全世界的本钱。

    赵诚对于军队建设,是最重视的。

    征讨军第一座陆军学校,正式挂牌成立了。

    学校的名字,就叫做浑河军校,因为学校是建在盛京城外浑河边的。

    赵诚亲自任校长。

    他对这所学校寄予厚望。

    第一批学生,总共招收一千人,全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。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孩子,易于接受新事物,最关键是他们的身体已经基本长成。

    只要培训好了,立刻就能投入道军中,成为基层军官。

    一千名少年,聚集在新成立的军校广场上。

    他们全都穿着迷彩裤,迷彩半袖t恤,一张张脸上带着几分新奇,还有几分茫然,看着台上的赵诚。

    “……你们要明白,你们上这所军校的目的,你们不是为了当大官,发大财。如果你们谁想当大官,发大财的,现在你们还有机会,立刻站出来,离开这里。”

    赵诚站在台子上,开始了一场影响力极其深远的讲话。

    他富有磁性的声音,通过扩音器传遍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一千少年,都站着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良家子弟,都是有家有口的。

    报名来浑河军校,基本上都是全家人的决定。

    当然不会随便退出。

    “那好,别怪我没给你们机会。机会给过你们了,你们现在不退出,以后如果吃不了苦,受不了罪,再想退出的话,可就是逃兵了!”

    赵诚满意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我们开办浑河军校的目标,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庞大的军队,也就是我们征讨军。我们征讨军,不同于明军,更加不同于金军!

    我们的目标,不是为了当兵吃饷混日子,我们每个士兵,每个将士,都要做有信仰的人。我们是为了拯救我们的民族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