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个老农推着一个独轮车,可怜巴巴地看着苗旭,晒得黝黑的脸上,堆满了皱纹。 “你这老汉!好不识趣!” 苗旭眉毛一挑。 “免费赊给你的,你还挑三拣四?这玉米是大帅亲自选定的,大帅说了,你们只要按照方法,好好耕种,每亩地能产一千斤。” “这玉蜀黍,能打一千斤粮食?”有人小声嘀咕着,明显不太相信。 玉米从明初传入国内,经过两百多年时间,虽然种植面积不大,但也有不少人见过这东西了,并非什么稀罕物。 “大帅说能,那就一定能!不要那么多事,大帅租给你们田,赊给你们粮种,赊给你们牛,还赊给你们粮食吃……你们以为闹着玩儿呢?你们要是亏了,大帅的本钱和利息可都收不回来了!” 其实苗旭心里也有点打颤。 这玉蜀黍,产量的确比麦蜀要高一些。 但说亩产千斤,这也太夸张了吧? 而且,玉蜀黍的味道,可不怎么样啊! 不过,他当然不会让人看出他的心思来。 那些人虽然依旧有些忐忑,不太相信这玉蜀黍能打那么多粮食,但这是赵大帅的命令,他们也没办法。 领了牲口,领了种子…… “这玉蜀黍的种子,比咱们平时见过的玉蜀黍,颗粒要大得多啊!咱们也不指望一亩地产上千斤那么多,能多打个三五斗的,就是老天保佑了!” 那个老农牵着牛,看着牛车上一袋子玉蜀黍的种子,金灿灿的,不由眼中又带着希翼的光芒了。 至于玉蜀黍好吃不好吃,其实没关系。 这年头,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,难道还敢指望天天吃白面馒头不成? …… “我们要鼓励老百姓开手工作坊,比如制作牛肉干,就很好啊!女真人留下大批牲口,其实咱们用不了那么多牲口,可以宰杀一部分,制作成牛肉干,马肉干。” 大政殿,赵诚在跟大帅府的要员们开会。 现在,他已经有了自己基础的文武班底了。 几十个文官,都是盛京一带的读书人。 赵诚选人的要求不高,不看是否有功名,只要读书认字的,都有资格来大帅府应聘。 这自然让一些有功名的读书人感到不满。 如果在大明境内的话,可想而知,肯定会遭到巨大的压力。 但在盛京,征讨军屠刀上的血还没干呢! 那些读书人自然不敢闹事。 所以,赵诚的政策倒也顺利。 来应聘的读书人,足足有数百人之多。 赵诚亲自面试,从其中选出了这几十人。 古代读书人本来就少。 又是从十个读书人中,才能选出一个来。 可以说,是精英中的精英。 现在赵诚要做的,就是把他们带在身边,让他们看看他是怎么做事的。 在实践中学习,渐渐跟上他的步伐,理解他的思想。 “大帅,属下有话说。” 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。 赵诚看了一眼,这是他新任命的财政署署长,叫做马柱国。 对马柱国这个人,赵诚是有些记忆的,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牛人。 在顺治朝,清军入关之后,马柱国是首任两江总督。 而且,他干得还不错。 清军入关,因为占领江南时的一些极端手段,驻军跟当地百姓关系一直不和睦。 马柱国安抚百姓,很快使军民之间相安无事。 马柱国身为汉人,在满清入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但他本身出生在女真人统治下的辽东地区,所以,那么做也算是无可厚非。 赵诚本来以为,像马柱国这样的人,应该跟着范文程跑了才对。 在面试的时候,突然看到马柱国的名字,颇为惊喜。 问过之后才知道,此时的马柱国,才刚刚十九岁,正在文馆任职,这算是非常清水的部门。 而且,他还没有参加皇太极组织的科举,还没有中举。 他全家在盛京,上有老父老母,没有余粮,也没有钱……像他这种人,根本就跑不了,跑出城去也会饿死,所以只能留下来,听天由命。 然后,就被赵诚给捞到了。 第(3/3)页